以青春之名踐初心使命,用紅色足迹鑄時代新人。這個盛夏,“踏紅尋迹”實踐隊奔赴江蘇、北京、山東等地,通過“烽火記憶”“紅色基因”“精神傳承”三大實踐篇章,深入挖掘紅色精神的時代價值,開展為期半個多月的暑期社會實踐,實踐隊以踏紅尋迹之名重走紅色景點,感受紅色精神給予我們的精神力量,用行動诠釋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使命。
揮灑青春汗水,踐行青年擔當
秉持着“學以緻用”的教育思想,實踐團成員們一起來到了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參觀的同時,還進行了愛心義診志願服務活動。30餘名實踐團成員結合中醫藥專業特色,在周恩來圖書館二樓設立“健康驿站”,劃分為義診咨詢區、中醫體驗區與健康咨詢區三大闆塊,為大家提供測量血壓、健康咨詢、中醫推拿等服務,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醫者的責任擔當。
追尋紅色足迹,感悟思想偉力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聚新時代青年愛國精神,“踏紅尋迹”實踐隊分成家鄉小分隊,成員們前往家鄉重遊紅色景點,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段難忘的旅程。
江蘇篇
南京竹鎮抗日民主政府作為南京地區較早建立的鄉級抗日民主政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團結和領導了各界軍民進行抗日支前運動,有力地配合了新四軍的抗日軍事鬥争,為奪取抗戰最後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參觀,可以讓成員們深刻體會到“自強”“求實”“奉獻”的團結精神與紅色文化的深度交融。
南京航空烈士紀念館是世界上首座國際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紀念館由航空烈士公墓、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紀念館三個部分組成。其中,紀念館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分為“奮勇抗敵”“國際援華”“壯志淩雲”“緬懷先烈”四個部分,通過實物、文字、圖片等形式展示了中、蘇、美等國空軍聯合抗擊侵華日軍的英雄事迹。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紀念館由紅十四軍紀念館、青少年紅軍曆史教育培訓拓展基地和青少年紅軍曆史教育館等組成,主要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的革命曆史及其相關事迹,是江蘇省境内唯一的中央序列紅軍部隊,體現出革命先烈不怕犧牲、英勇奮鬥的精神!
常州市張太雷紀念館講述了中國共産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張太雷的生平事迹、革命活動及其曆史貢獻,是紀念和緬懷張太雷同志的重要場所。通過圖片、文獻、實物,展現出了張太雷從青年求學、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到投身革命事業的人生過程,傳遞了張太雷等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和革命精神,發揮紀念館的紅色教育作用,激勵後人銘記曆史、傳承紅色基因。
北京篇
北京市馬駿紀念室講述了革命先驅馬駿的生平事迹及其貢獻,通過展示馬駿的相關物品、文獻等,展現了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共産主義事業奮鬥的偉大精神。
其他城市
(泰安市劉杜烈士陵園)
(煙台市東炮台)
(廣西玉林市全民國防教育園)
(雲南昆明西南聯大)
(浙江東陽金佛莊烈士陵園)
(抗日戰争勝利浙江受降紀念館)
(陝西西安事變紀念館)
赓續紅色血脈,傳承廉潔品德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這次暑期社會實踐中,實踐團成員們共同回顧了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革命鬥争的曆史,明白紅色基因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融入血脈的力量。未來,“踏紅尋迹”實踐團将繼續以筆為炬、以行踐諾,讓紅色故事在青年中流傳,讓革命精神在實踐中生長。